傳統的琉璃瓦在中國建筑屋面歷史上一直延續至今,是富麗堂皇的代名詞,因材料堅固、色彩鮮艷、釉色光潤,一直是建筑陶瓷材料中流芳百世的驕子,也以其造型多樣,釉色質樸、多彩,環保、耐用,深得建筑大師們的推崇。琉璃瓦的發展已歷經千年歷史,在現代仍被廣泛應用,例如故宮的屋頂、寺廟的屋頂、古建筑和園林的圍墻和涼亭等等。
優質的成品琉璃瓦選用優質粘土,經過選料、粉碎、煉泥、壓制成型、烘干、燒造、施釉、再燒造、檢驗等十幾道工序,燒制出來的琉璃瓦具有以下特點:
1、防水性:琉璃瓦經過高溫燒造,瓦坯本身就具備了高粘結度、高密度、低吸水率的優良品質,加之在表面再施有光亮的釉層,使之不滲水,不積水。
2、強度高:琉璃瓦經過1200度的高溫燒制,達到國家燒結瓦標準,能承受超過人體的體重,并經得起長時間的風吹日曬。
3、對各種氣候的適應性:琉璃瓦具備獨特的低吸水率的特性,即經得住南方潮濕的氣候,又適應得了北方的酷熱嚴寒,在陽光照射下能保持顏色不變。
4、適應寧靜:琉璃瓦獨特的工藝設計,使之具有良好的降低噪音的性質,并且不長苔蘚,無需人工護理。
5、豐富的異性配件:為了使屋頂結構完整美觀,琉璃瓦配有幾十種傳統美觀的配件,突顯建筑的藝術氣息。
6、顏色選擇:琉璃瓦的傳統配方,施以生鉛釉(生鉛釉的生產成本遠遠高于熔塊釉),用鉛丹作助熔劑,主要著色劑是:鐵、銅、錳、鈷等金屬氧化物,屬于pbo-SiO2二元系統,約在850℃—1000℃的溫度中燒成。生鉛釉隨著色劑含量多少,直接影響釉色深淺變化,可獲得層次豐富的色彩。
現在的琉璃瓦經過歷代發展,已形成品種豐富、型制講究、裝配性強的系列產品,常用的普通瓦件有:筒瓦、板瓦、勾頭瓦、滴水瓦、羅鍋瓦、折腰瓦、走獸、挑角、正吻、合角吻、垂獸、套獸、寶頂等等。